发布日期:2019-01-05 14:36:01 浏览次数:2097
从物理化学观点看,不同种类的两种材料互相接触,不论其表面是否完全接触,都会产生粘合作用。只是两种表面之间互相接触的紧密程度越高,接触面积越大,粘合作用也就越大。习惯上将这类粘合作用分为两种:一种叫做机械粘合作用,是以机械力学作用为主引起的粘合作用。如利用纤维表面绒毛的投锚效应或胶粘剂浸透织物结构空,以及金属粗糙表面的效应等,这样粘合作用是纯机械连接作用。另一种粘合作用叫特性粘合作用,也叫本征粘合。它是以胶粘剂与被粘材料之间原子或分子的相互作用力为主引起的粘合作用,其粘合作用比前者大得多,是引起粘合作用的最主要的原因。
关于粘合的机理是比较复杂的,已有很多学说,如吸附理论、静电理论、机械理论、扩散理论、化学键理论等。粘合的本质问题一方面要联系到物质的分子理论和量子理论。另一方面要联系到粘合接头(粘合界面结构)的应力分析。几十年来,西欧学者主要从事吸附理论研究。苏联学者则着重扩散理论和静电理论。而近来在实际工作中更普遍受重视的是,在粘合现象中的化学结合(离子鍵和静电理论紧密关联)。现在,理论上还没有一种普遍的模式能够造应于所有的粘合现象。大多数人认为必须按照具体情况,结合运用几种学说较为切合实际。对于橡胶一一骨架材料粘合体系也是如此。
要使两个物体间紧密地粘附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必须使两者间能相互湿润,并尽可能使两者间整个表面完全接触。一般由湿润而来的粘合的能量是不大的,但它却是必要条件。此外还必须要求粘合剂和被粘材料之间能有较大的分子间力。上一篇:橡胶的粘合概述
下一篇:橡胶粘合界面层形成的条件